五一假期期间,衡阳市遭遇强降雨袭击,面对严峻的天气形势,衡阳气象人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,24小时坚守岗位,以精准预报、及时预警和高效服务,守护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筑牢防灾减灾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精准预报,筑牢防灾“前哨”
此次强降雨过程来势汹汹。衡阳市气象局提前安排部署,早在4月30日制作发布1期《气象专题报告》,针对“五一”假期天气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报,提前锁定转折性天气过程,提醒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。随后5月3日早上更新发布1期《气象专题报告》,明确指出“4日夜间我市有大雨,局部暴雨,个别乡镇大暴雨,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”。4日上午,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传达市主要领导指示,要求气象部门启动“1小时滚动加密预报”机制,全过程动态跟踪天气变化;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市县视频会商,再强化再深化再细化应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气象服务保障工作,强调“假期服务不打折,灾害防范不松懈”。
暴雨侵袭,多预警齐发织密“安全网”
4日夜晚,强对流云团向衡阳步步逼近。气象部门上下一盘棋一条心,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靠前指挥,同业务人员一起24小时值班值守,彻夜奋战,逐小时发布天气快报,全力答好防汛气象服务保障“考卷”。据统计,4日08时至5日08时,衡阳市普降大到暴雨,衡南、祁东局地大暴雨,最大累计雨量为183毫米(衡南县岐山镇岐山站),同时,多地出现7级以上大风,最大瞬时风速22.8米/秒(9级,祁东县石亭子镇石亭子站)。期间,市气象台累计发布预警信号19期34县次,覆盖暴雨、雷电、雷雨大风等多类灾害性天气,其中暴雨红色预警3期,靶向推送高风险区域3县次7乡镇次,预警闪信1期1乡镇次。此外,发布乡镇暴雨临灾警报23期23乡镇次,靶向发布5期5乡镇次,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23期,为基层防汛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部门联动,打通应急“最后一公里”
在风雨交加的夜晚,市县两级气象部门业务平台灯火通明,“衡南县岐山镇过去1小时雨量已达61毫米,未来1小时强降水还将继续,请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!”5日凌晨4时20分,市气象台值班员紧急叫应应急部门值班员,与此同时,县气象台值班员立即向乡镇负责人发送了临灾警报。过程期间气象部门累计开展“叫应”服务150人次,覆盖党政领导以及应急管理、自然资源、住建、水利等部门负责人,局长负责叫应市委市政府领导,分管副局长负责叫应各部门负责人,构建起“一对一”气象服务责任体系,形成“预警—叫应—响应”闭环。在气象部门与应急等部门的紧密协作下,祁东、衡南、衡阳县等地根据气象预警,迅速组织91户250人转移避险,实现了“零伤亡”。
通宵达旦无眠无休,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眼中布满了血丝,他用嘶哑的声音叮嘱年轻预报员,“每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都是对我们的考验,一刻都不能松懈”。目前,强降雨过程已趋于结束。无论晴雨如何变幻,衡阳气象人将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以不变的信念,冲锋在前、持续作战,牢牢守住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