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8日至9日,五一假期的雨水尚未退去,衡阳市又迎来新一轮叠加雷暴大风的暴雨袭击,防汛形势严峻。在这场与风雨的较量中,全市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在预报预警、防灾减灾中挺膺担当,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。
预警先锋:与暴雨赛跑的"气象哨兵"
“数据就是生命线,我们必须跑在暴雨前面!”5月8日午后,衡阳市气象台的大屏幕上,一片深红色的雷达回波正朝市区逼近。“立即发布预警!”市气象台副台长、青年党员贺科一把抓起还在发烫的电话听筒开展预警叫应。此时,窗外炸响的惊雷,拉开了全市气象部门党员干部与暴雨赛跑的帷幕。
“受高空槽、切变线以及冷空气多重因素影响,此次天气过程中对强降水落区、量级以及大风路径的判断存在很大难度,要在防汛一线打出提前量,必须下好气象防灾减灾先手棋!”贺科说。作为一名“老”党员,贺科既是率先冲锋的“方向标”,又是预报员们的“主心骨”,“有贺台在,感觉很踏实!”气象台的青年预报员们连续驻守值班室,紧盯雷达回波,终于在8日上午精准锁定“8日午后至夜间为强降雨核心时段”,为预报预警打足了提前量。
5月7日晚8/区分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时衡阳市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(暴雨)Ⅳ级应急响应。“事实上,我们的预报服务从6日就开始了。”预报员肖冰霜指着桌面上签发日期5月6日的《气象专题报告》向我们展示对于此次强降雨过程的精准预判。6日分析研判跟踪强降水对衡阳影响的可能;6日、7日连续向市委市政府报告,支撑决策指挥;7日市应安委再次开展会商调度,分析天气形势助力防灾减灾工作提前部署;8日14时18分,发布了雷雨大风蓝色预警,15时06分,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靶向发布共16县次122乡镇次1032254人次,16时23分发布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,16时45分发布城市暴雨橙色临灾警报,联合市资规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……直至5月9日解除暴雨预警信号,气象预报员们的每一步精准操作都要确保抢在暴风雨之前。
护佑安澜:风雨中的"气象堤坝"
“险情在哪里,党支部就建在哪里!”8日下午4点许,祁东县步云桥镇坪塘村出现房屋倒塌,有群众被困。祁东县气象局党支部书记彭俊同志接到险情后,第一时间向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提供天气实况等气象保障服务,助力灾情处置。
据悉,5月4日晚上的那场大雨导致祁东县黄土铺、马杜桥等多个乡镇出现暴雨积涝,严重受损房屋达8户17间,大树、路牌更是倒塌无数,得益于彭俊同志带领的祁东县气象局党支部及时的预报预警和631递进式气象服务,以及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、应急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相关负责人开展的叫应服务,祁东县共安全转移群众67人次,未产生人员伤亡,极大的减少了灾害损失,筑牢了风雨中的“气象红色堤坝”。
初心如炬:扎根一线的“气象守夜人”
5月9日清晨,当雷达回波显示降雨开始逐渐减弱,市气象台里坚守了几个昼夜的短临监测、决策服务等各个岗位的一线人员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,各种疲惫感顿时涌上心头......从精密监测的“气象哨兵”,到护佑一方安澜的“气象堤坝”,衡阳市气象部门的党员干部始终奋斗在防灾减灾的一线,以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信念,在暴雨中镌刻共产党员的赤诚担当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